ITER Feeder电流引线工作会议在我室召开

发布日期:2013-10-17 浏览次数:553

ITER Feeder电流引线工作会议在我室召开


文:周挺志、李俊 图:李俊

  10月10日-11日,ITER Feeder采购包第12次电流引线专题工作会议在我所召开。来自法国ITER的 A. Devred、N. Mitchell、P. Bauer、T. Taylor、Ichihara T,瑞士CERN的A. Ballarino以及日本NIFS的S. Yamada、英国南安普顿大学Y. Yang等多位电流引线、低温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审核组,对FEEDER TF及CC HTSCL Mock-up件的生产制造过程和测试结果进行了审核和分析研讨。中国聚变执行中心牛二武博士参加了此次会议。

  Feeder HTSCL Mock-up件是ITER电流引线中的核心技术的特征件,为保证Mock-up的质量所准备的特殊工艺文件就多达80多份。HTSCL Mock-up的完成解决与确定了诸多关键问题与技术。高精度换热器和套筒的加工与装配解决了 3mm薄壁套筒以及翅片换热器直径公差及直线度均达到十微米级的精密要求,成功实现了精密装配。高质量等级、稳定的真空钎焊是在IO质量部门严格见证下完成,通过目视、渗透、冷热冲击、检漏、金相、拉伸等一些列测试验证了焊缝的质量达到标准最高等级要求。电子束焊接是首次应用于电流引线焊接技术,解决了铜的焊接过程中热传导快、内部气杂等问题。压力焊验证了厚壁不锈钢盒体焊接同时保证超导缆安全。超导材料的焊接涉及超导缆的机械与化学去镍、去镍后酸液的清洗、绞缆、缆的成形处理和接头的锡焊等一系列工艺,最终获得的超导接头电阻低于ITER要求的一个数量级,并且工艺过程每个细节受控,质量稳定可靠。

  根据ITER高质量以及对过程的严格细致的控制要求,我所装置总体研究室在外协加工方科烨公司、聚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制、工艺评定与测试工作,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定型了每一个工艺细节与参数。从今年4月清除ITER HP点后开始加工制造,ASIPP FEEDER团队用约5个月完成了制造测试及文件交付等工作。

  两天中,专家组详细了解了Mock-up件的制造过程,查看了生产工装及完工的Mock-up件。 Mock-up的完成,是FEEDER采购包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也为下一步电流引线Prototype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正如ITER 磁体部门负责人N. Mitchell总结时所说:“The current lead mockups presented this week were fully endorsed by the working group. This was the first Manufacturing Readiness Review for one of the main magnet systems and represents a clear step forward for ITER Construction.”

  Iter Newsline对此次会议的报道:http://www.iter.org/newsline/285/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