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

发布日期:2019-09-24 浏览次数:590

一卿


如今的生活丰富多彩、纷繁复杂,如今的工作也带给我们更多欣喜和压力。青年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情来面对这样一个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快乐,都想创造价值。科大徐飞教授引古推今,用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指杏花村。”来谈论人间的悲欢离合,来解析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启发大家用心去寻找快乐,快乐就是存在,快乐就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当我们还年轻,刚从学校毕业,满怀一腔热血的参加工作时,会有一种想要干一番事业,想争取更多的机会,想收获更多的成果,向父母、向祖国交待的心境。觉得个人和其他问题和事业相比要逊色许多。可是日子久了,会觉得生活、工作琐碎、繁杂、忙碌,每天重复着做相同的事情。特别是结了婚,有了家庭和有孩子之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生活的重负和工作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对社会所赋予我们的那份责任感到太沉重时,如家庭经济的分配,夫妻之间默契的建立,对双方父母的照应,工作和学习时间的安排等等。当孩子出生后,关注焦点的改变,自己在家庭内外中的位置与沟通。这些“收获”和“所得”似乎变成了负担,让我们不能全身心地去投入,异样的心态会让我们不能正确权衡幸福的重量。

一样的人生,看待事情的角度截然不同。当我们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时,就能站的高,看的远,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来看待“所有”,生活的苦与累或开心与舒坦,取决于人的一种心境,牵涉到人对生活的态度,对事物感受。任何人在事业或家庭中都有波折和坎坷,何况我们还有周围许多的“支持者”和“赞助者”,再大的困难也是要向勇敢和坚强低头的。所以当你感受到生活的沉重时,你也应该感受到庆幸和满意、欢喜。沉重的背后必然是生活的丰硕和事业的收获。

送走故去的人,生活还将继续。古代晋文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介子推的忌日,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学习那些在灾难来临时还能奉献爱心的人格。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对现况无能为力,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圣经教我们要“常常喜乐,凡事包容,凡事感恩”快乐的源泉来自自己,而非他人!以极度的超然、放松、幸福的工作,处理好各种关系,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强项。当这些“项目”逐一完成时,必然“成果”累累。作为个体,我们必须完成如何适应社会、适应现实、适应环境这样一个课题。在研究所大发展、大跨越的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9-06-18 13:26